《山东新闻联播》关注德州“一次办好”改革:一家企业注册折射的政府作风转变
2019-03-04 10:53:53来源: 山东广播电视台 作者:
山东广播电视台讯 德州市大力推进“一次办好”改革,最近武城一家企业成功注册,就折射出政府作风转变,彰显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新境界。
保罗生物是北京一家企业,看好德州的区域优势,联合中科院天津生物研究所、中国食品工业投资有限公司等,计划在德州武城投资18亿元建设生物产业园。但在工商注册登记时,企业名称核准上遇到了障碍。
德州市武城县企业注册局副局长张永霞说:“企业最初申报的名称是山东中科生物产业园有限公司,因为登记库里的行业没有‘生物产业园’选项,所以我们没法给企业申报。”
然而,企业在名称上态度坚决,不愿更换。
保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仲岭说:“我们就想利用这个品牌,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产业园区。”
企业名称核准成为这次招商引资项目能否平稳落地的关键。
德州市武城县经济合作局副局长韩敏说:“政府负责阳光雨露,企业负责茁壮成长。当年阿里巴巴因为网络平台没有这项分类而无法注册,杭州开发区开先河为企业办理了该事项,才有了今天的阿里巴巴,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担当和作为。”
为尽快解决,武城县召集了审批局、市场监管局等多个部门成立专题小组进行研究,通过征求投资方意见,将企业名称定为山东中科生物创新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。
德州市武城县企业注册局局长王秀丽介绍说:“我们在系统中查询到‘创新产业园管理’这个行业和企业的诉求比较贴近,比较符合企业的要求。最后用‘中科生物’四个字作为字号向省局进行申报。”
但是,这次申报却被省局驳回,问题就出在“中科生物”这四个字。
王秀丽说:“带有‘中科’字样的企业,全省一共有300多家,行业近似的有十多家。而且‘生物’两个字作为通用语,不能作为字号进行注册。”
申报被驳回后,当天下午,武城县就带着企业人员一起到省市场监管局做工作。在和注册人员认真研究后,对这个名字进行重新定义,予以核准。
王秀丽说:“为什么用‘中科’这个字号,是因为中科院天津研究所作为股东之一,是投资方。将‘生物’两个字后提,‘生物创新产业园管理’作为一个行业进行注册,在山东省也是一个创新。”
执照下发当天,企业就在武城完成了项目立项,政府的店小二式服务得到了企业的肯定。
保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仲岭说:“通过这件事,我们对当地政府非常有信心。我们也想将这种信心传递给别的企业,让他们尽快入驻我们的园区。”
近年来,为打造“亲”“清”新型政商关系,德州市启动“进企业 解难题 促发展”等一系列活动,直面问题,精准帮扶,走访调研实现了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。去年,引进京津冀重点项目23个,投资超过150亿元。
山东台 于凡 孟凡东 张铭伟 德州台 张婷婷 武城台 刘志钊